關鍵詞:蘇霍多爾斯基 教育 人格 為生活做準備 人道主義
摘要:波蘭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蘇霍多爾斯基將教育視為改變現實和走向未來的重要途徑。他批判地分析了蘇格拉底重視人格塑造的教育傳統和柏拉圖注重為生活作準備的教育傳統。在他看來,這兩種教育傳統或者只強調人的應然狀態,或者只強調人的實然狀態,都沒有認真對待人的矛盾性,因而都是片面的。作為這兩種教育傳統的揚棄的人道主義教育既肯定人的“平庸”之在,又強調人的“詩意”之在,并在此基礎上將二者辯證地統一了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個人教育與社會教育以及必然與自由之間的深刻矛盾。
學術交流雜志要求:
{1}作者簡介、通信地址和聯系方法所有內容,全部附于稿件文檔內。
{2}其他未盡事宜,請隨時與我們聯系,熱忱期待您的意見與建議。
{3}對文章標題層次編號采用阿拉伯數字。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小圓點隔開,小圓點加在數字的右下角如“1.1”、“1.2”。
{4}文獻列表中出現的每條文獻在正文中均需引用,并標注參考文獻序號。正文中參考文獻序號在引用內容結束后平行標記。
{5}摘要一般15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內容應一致,主要說明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