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報紙 報道 北京 天津 上海
摘要:本文以北京、天津、上海的代表性報刊為研究對象,試圖再現1919年三城報刊敘事中的''圖景,并藉此探討重大事件中的報刊角色。前,北京報刊以'外交失敗''國將不國'等激烈言論,促使學生們走上街頭,游行示威;事后又率先表態,支持并定性其為愛國運動。天津報刊在跟進報道這類運動進展的同時,還以摘抄外報觀點、參與抵制日商廣告等多種方式,表達觀點和態度意見。上海報刊也積極支持學生運動,抵制日商廣告;但對工人罷工等問題則存在較大分歧。總之,類似''這樣的重大輿情事件,往往成為測度報刊自身的角色定位與民意契合度的一塊試金石。
新聞春秋雜志要求:
{1}文末注明聯系電話、詳細單位地址郵編。
{2}文稿要素包括:標題,作者,中文摘要,中文關鍵詞,正文,注釋,英文標題,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
{3}稿件正文內各級標題按“一”“(一)”“1.”“(1)”的層次設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層次標題不單占行,與正文連排。
{4}在參考文獻中,請作者一律用中、英文對照著錄。原文有英文信息項的,必須按原文的英文信息項著錄,不允許作者自行翻譯;原文沒有英文信息項的,作者可按中文信息項翻譯。
{5}摘要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對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予以概述。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圖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字數為200字左右。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