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精準扶貧 情感能量 情感治理 治理路徑
摘要:中國的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創(chuàng)造了世界減貧新奇跡。當前的精準扶貧實踐較為側重于制度治理和技術治理,而對于情感維度的重視程度相對缺乏。中國已經(jīng)邁入扶貧攻堅的全面沖刺階段,應深入踐行提出的“扶志”與“扶智”相結合的扶貧策略,方能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貧困社會事實的復雜性、主體情感能量的消極性以及精準扶貧所面臨的實踐困境,彰顯出情感治理在精準扶貧中的必要性。因此,精準扶貧治理中需要納入情感要素,關注扶貧對象與扶貧干部在精準扶貧過程中的情感邏輯。通過將情感納入精準扶貧的政策和實踐中,弱化主體的消極情感能量,強化其積極情感能量,進而實現(xiàn)情感再生產(chǎn),形成多元協(xié)同的貧困治理新格局。
云南社會科學雜志要求:
{1}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技術職稱、最高學歷、主要研究方向以及第一作者通迅地址、聯(lián)系電話及E-mail。
{2}來稿須注明未一稿兩投,曾在其他公開雜志以摘要或簡報形式發(fā)表者不在此限。
{3}文章題目力求簡明、醒目,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可帶副題。
{4}參考文獻:著錄作者直接參閱過的公開發(fā)表在報刊上的文章、公開出版的圖書和在其他媒體上公開的文獻,按文獻出現(xiàn)的先后,在正文中的相應位置以阿拉伯數(shù)字標注。
{5}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個方面的內容(250-300字),應具有獨直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guī)范性單詞或組合詞(4-7個);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