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音樂類非物遺 傳承 保護 考察 思考
摘要:2015年以來,本人(或攜考察小組)對我國多地“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其傳承與保護現狀進行了多地選點考察與調研。綜合考察與調研后的初步印象:許多項目由瀕危繼續走向瀕亡、由傳承漸次變異為傳授、傳承人逐漸變身為電視達人……許多跡象可謂“霧里看花”。結合研究后的最終結論看:許多地方對民間儀式的過度解讀,對民俗活動的粗暴重構,對非遺項目的盲目拓展,對傳承人傳承現狀“五味雜陳”,使人猶如“水中望月”,催人思考……
云南藝術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名稱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注明項目編號。
{2}來稿請注明作者單位、聯系方式及確切通信地址。所有稿件,請作者自留底稿,無論采用與否,恕不退還。
{3}參考文獻的引用應遵循合理、正確、充分的原則,切忌漏引和盲目多引,并應把握參考文獻引用的相關性,把好量和度,鼓勵優先引用近5年內公開發表文獻。
{4}摘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做主語,50-200字為宜。
{5}采用匿名審稿制,由編輯部約請專家評審。請作者將個人相關信息(包括姓名、單位、職務或職稱、通訊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單獨置于首頁,稿件正文勿出現個人信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