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前新生界 擠壓 拉張 走滑 油氣藏類型
摘要:濟陽坳陷是中國東部重要的新生代油氣資源生產基地,潛山油氣藏是其重要的油氣藏類型。中新生代構造運動對潛山油氣藏的形成機制及類型具有關鍵性作用。基于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運動的動力學性質及構造響應研究,綜合不同地質歷史時期構造演化特征,分析濟陽坳陷潛山形成機制,探討油氣藏類型,發現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運動的共同作用使濟陽坳陷具有“擠-拉-滑”成山機制,主要表現在地層不整合、背斜、逆斷層、倒轉構造、負反轉及雁形斷層等擠壓、拉張和走滑構造響應等方面。潛山油氣藏的儲層類型及分布與擠壓、拉張和走滑運動密切相關,根據儲層特征和成藏主控因素將濟陽坳陷潛山油氣藏劃分為地層類、斷塊類和復合類3大類,進而可細分為9小類。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雜志要求:
{1}“作者簡介”置于首頁腳注處;基金項目請在文章首頁腳注處寫明項目來源和課題編號。
{2}文章請勿一稿多投,審稿周期為一個月,自收到來稿一個月內郵件回復作者,如果一個月內未收到郵件回復,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
{3}應簡明、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小三號黑體字。
{4}摘要與關鍵詞論著類稿件要寫出100~200字的結構式摘要(由“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構成),其他類稿件要編寫50~100字的指示性摘要。
{5}作者需提供如下信息(多個作者應分別介紹):姓名、性別、籍貫、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工作單位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和E-mail地址。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