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藝術教育 人才培養 國家體系 學科建設
摘要:改革開放40年,大學擴招、藝術教育大發展20年來,我國高等藝術教育領域有很多經驗和教訓,需要認真總結。總體上藝術教育并沒有擴招過頭,因為,雖有不少藝術生畢業后“漂”著沒工作,但同時還有許多領域的藝術崗位存在缺口,或由未經培養的人頂崗。藝術人才培養領域真正的問題是供給與需求不對稱。我們需要全面了解社會對藝術人才的多樣需求,深化藝術人才的供給側改革,自覺地構建一個通過分類分層的多元模式來培養人才的國家體系。從內涵說,這個系統性工程包括指導思想、藝術史論、創作方法和實際創作四個方面;從形式說,應包括講座課、討論課、操作課、實習課四種主要教學形態。高校藝術專業不斷成倍增長,包括了綜合性大學和師范大學,但不少新開專業過分靠向專門藝術院校的模式,忽略了全社會對各類藝術人才的多樣需求。文化事業、產業的發展趨勢對藝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除學歷教育以外,還需要針對各類藝術人才的非學歷培訓——既要針對高端人才的大師班,也要大量普及性的培訓班。包括VR技術在內的高科技不僅能使觀摩經典范本以及遠程教學更加方便,更能夠促成師生間更多主動的交流互動,促進教學相長,改變單向灌輸一統天下這一舊式教育的弊病。這將是產生藝術人才培養新模式的廣闊領域。
藝術百家雜志要求:
{1}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2}來稿力求科學實用,能反映該學術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水平。 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
{3}文章標題能簡明扼要地反映論文的最主要內容,且便于檢索,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題名中的名詞術語應標準化。
{4}參考文獻應引用所有公開發表的,并與本文有關的,近年主要中外文獻(以本學科或相關學科期刊為主)。
{5}可選3-6個,反映文章的類別及最主要內容,以分號隔開,五號楷體。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