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大熊貓 抗生素 益生菌 唾液乳桿菌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離大熊貓腸道內唾液乳桿菌,為獲得抑菌效果好,適應性強的熊貓源乳酸菌。通過選取健康大熊貓新鮮糞便,利用MRS培養基進行厭氧培養和單克隆純化,通過形態學、生理生化鑒定、16S rDNA基因序列測定及同源性分析篩選到10株唾液乳桿菌。采用牛津杯法、活菌計數法、藥敏紙片法( K-B法)和PCR技術對分離菌株作進一步的耐受性、抑菌性和耐藥性分析。結果表明:ZM02、ZZ03菌株在pH2.0的條件下培養2 h有76.62%、80.75%的存活率;在膽鹽濃度為0.3%的條件下培養2 h有97.76%、99%的存活率。抑菌試驗結果表明:大腸桿菌抑菌效果最佳為ZM01 ( 10.45±0.43 ) mm;乙型副傷寒沙門氏菌抑菌效果最佳為ZZ03 ( 12.58±0.24 ) mm;銅綠假單胞菌抑菌效果最佳為ZZ04 ( 13.99±0.29 ) mm;金黃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佳為ZM06 ( 16.85±0.32 ) mm。耐藥基因檢測結果表明26對耐藥基因僅有ZM02菌株未檢測含有耐藥基因。藥敏實驗表明:分離菌株對青霉素類(盤尼西林除外)、其他抗生素類(呋喃妥因、亞胺培南)和氯霉素類均無耐藥。綜上所述,本研究從大熊貓新鮮糞便中分離鑒定得到10株唾液乳酸桿菌并從中篩選到一株生物特性好、抑菌效果明顯、不含耐藥基因的唾液乳桿菌-編號103并命名ZM02。該研究可為后續熊貓源微生態制劑提供發展空間。
野生動物學報雜志要求:
{1}稿件結尾請注明作者姓名、單位、職務(職稱)、學位、電子郵箱和聯系電話(手機)。
{2}文稿方法科學,論述嚴謹。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重點強化實證性分析、對策性分析和理論性分析,突出論述深度。
{3}計量單位以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為準;統計學符號按國家標準《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規定書寫。
{4}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5}引言應簡單介紹論文的背景和目的,相關領域前人所做工作,存在的問題,引出本研究的主題及特色,注意:引言部分不能有公式、圖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