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外泌體 腫瘤靶向診療 生物標記物 藥物傳遞系統 綜述
摘要:外泌體廣泛存在于各種體液中,是一種由細胞主動分泌的膜囊泡,直徑為40~100nm。外泌體中包含的生物大分子積極參與腫瘤細胞間的信息傳遞,參與并調控腫瘤的發生、發展。研究表明,將外泌體作為腫瘤檢測的生物標記物是一種更加靈敏、準確的腫瘤診斷方法,且外泌體的結構和粒徑賦予其天然的載藥優勢,是一種前景廣闊的靶向藥物載體。本文從外泌體的結構和功能入手,詳細綜述國內外關于外泌體在腫瘤靶向診療及藥物傳遞系統開發中的研究進展。
藥學服務與研究雜志要求:
{1}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
{2}本刊實施編輯三級審稿與社外專家匿名審稿相結合的審稿制度。
{3}題名應以準確、簡明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除公知公認者外,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
{4}引征二手文獻、資料,需注明該原始文獻資料的作者、標題,并在其后標注“轉引自”及該援引的文獻、資料等。
{5}所投稿件需附300字以內的中英文摘要、3~5個關鍵詞,文章題目、關鍵詞均應列出中英文。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