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滾輪微針 處理次數 滲透特性 皮膚刺激性 維a酸
摘要:目的 考察用于皮膚促透研究的滾輪微針處理次數。方法 以維A酸為模型藥物,Franz擴散池、組織勻漿法研究裸鼠皮膚的促透效果,用亞甲藍染色法、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法等考察裸鼠皮膚的藥物分布,經皮水分流失(TEWL)測量法、激光多普勒血流量法評價皮膚刺激性。結果 滾輪微針處理次數為1、3、5、8、10次時,處理次數越多,促透效果越好,皮膚中滯留藥量也越高,但是皮膚中滯留藥量在處理8次和10次時無顯著性差異( P >0.05)。亞甲基藍染色和激光共聚焦實驗均顯示處理次數增加,針孔分布均勻度提高;亞甲基藍染色顯示,處理5次以上時,出現部分針眼重疊而皮膚破損現象。在體皮膚內藥物吸收實驗顯示處理1次時,裸鼠皮膚中滯留藥量均勻性較差,但是處理3次以上時,皮膚中滯留藥量均勻性明顯改善。TEWL測量法顯示處理5次以下,皮膚屏障功能恢復時間為24 h,處理8次以上為36 h。激光多普勒血流量法顯示處理5次以下,皮膚屏障功能恢復時間為1 h,處理8次以上為2 h。結論 滾輪微針處理5次可確保裸鼠皮膚促透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藥學實踐雜志要求:
{1}摘要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部分,其中中文摘要約300字,英文摘要約600-800字,關鍵詞2至5個(中英文)。
{2}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作者自稿件發出之日起3個月未收到錄稿通知,可另行處理。
{3}文中圖、表要精選,具有自明性,切忌相互重復或與文字表述重復。每個圖、表均應有簡明的圖題或表題及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的圖序和表序。
{4}注釋:注解性內容分附注、腳注和夾注。
{5}正文要求觀點明確、立論新穎、論據可靠、語言規范通達,且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