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附子 心毒性 強心 質量標志物 生物評價
摘要:附子炮制品種類繁多,毒效差異不明確,亟需建立精準的質量評控方法,保障臨床用藥安全有效。采用引起大鼠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的最小量測定法評價8種附子炮制品的生物毒性,結果發現生附片醇提液的最小中毒劑量(minimal toxic dose,MTD)為0.16 g·kg^-1,毒性遠強于其余附片;其次為黑順片、白附片、刨附片、炮附子與蒸附片,醇提液的MTD為2.64~5.75 g·kg^-1;炒附片與炮天雄未檢測出心毒性,安全性好。建立急性心衰大鼠+dp/dtmax測定法評價8種附子炮制品的強心活性,并通過成分-活性相關分析篩選、驗證強心質量標志物。結果顯示,8種附片均具有明確的強心效果,其中,生附片強心效果最強,給藥15 min后大鼠心功能恢復正常;黑順片、白附片等5種附片具有中等強度強心活性;而炮附子與炮天雄強心活性最弱。采用LC-MS/MS法同時測定附子水煎液中13種生物堿的含量,結果發現烏頭堿、新烏頭堿與次烏頭堿3種劇毒成分無法檢測,去甲烏藥堿僅在生附片中存在,去甲豬毛菜堿在生附片中的含量高出其余附片4~56倍。相關性分析表明,去甲豬毛菜堿與強心指標的相關性最好,相關性系數高達0.817,而3種單酯型生物堿與強心作用相關性不大。進一步直接對13種單體的強心活性驗證評估,表明去甲烏藥堿與去甲豬毛菜堿是強心活性物質,其余11種成分無強心活性。該研究建立了附子生物毒效精準評價的技術方法,揭示了8種常見炮制品毒效作用的強弱規律,發現了強心質量標志物,為附子炮制品的質量評控及臨床合理選用提供了科學支撐。
藥學學報雜志要求:
{1}論文責任者需清楚說明變更作者署名的原因,并向編輯部提交所有作者對增加或刪除某個作者表示同意的聲明以及單位證明,聲明內要列出每位作者各自對研究及論文的貢獻。
{2}文稿的著作權屬于作者,作者須保證文稿為原創作品,必須是未在任何公開發行的正式出版物上發表過的、不存在任何侵犯他人著作權、署名爭議的文稿。
{3}量和單位符號等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
{4}注釋是否符合本刊體例不影響稿件評價,但注釋是否符合學術規范將影響稿件采用。
{5}正文中例句排列采用(1)(2)(3)……的形式(起三回一)。正文中涉及公元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計數等,均使用阿拉伯數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