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洪水要素 下墊面變化 模擬分析 多水源tvgm模型 岔巴溝流域
摘要:大理河流域地處我國西北部黃土高原地區,是生態環境脆弱地帶,分析人類活動對其洪水過程的影響程度,對流域內的暴雨洪水預報、區域水循環機理認知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基于對黃土丘陵溝壑區岔巴溝流域暴雨洪水特征變化分析,采用多水源時變增益水文模型定量估算了下墊面條件變化對不同量級暴雨洪水的影響規律及影響程度.結果表明:岔巴溝流域產匯流規律在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變化,流域年最大洪峰流量和次洪徑流量均減小,且洪峰流量總體衰減幅度較次洪量的大,洪峰流量的衰減率為37.2%~74.2%,次洪量的衰減率為10.1%~69.4%.流域下墊面變化對不同量級暴雨洪水過程的削峰和坦化影響不同,其中對大、中水主要為削峰作用,對偏小型洪水主要為坦化作用,大水洪峰流量的平均衰減率為17.4%,中水洪峰流量平均衰減率為35.0%.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雜志要求:
{1}正文內容應簡潔明了,層級不宜過多,層級序號為一、(一)、1、(1)、①。
{2}資料新鮮,研究深入,視角獨到,見解新銳,合乎學術規范。
{3}正文各級標題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同級題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一位數后不加標點。
{4}參考文獻:執行國標“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中文參考文獻需要有英文對照。
{5}來稿請務必注明姓名、單位、地址、郵編、手機號碼、E-mail地址、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及開戶行信息,以便及時寄送樣刊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