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頸動脈粥樣硬化 斑塊 阿托伐他汀鈣 阿司匹林 血府逐瘀湯
摘要:目的:觀察阿托伐他汀鈣、阿司匹林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治療頸動脈硬化斑塊的療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B超檢出的頸動脈硬化斑塊患者60例,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d)和阿司匹林腸溶片(0.1 g/d)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中藥血府逐瘀湯每日1貼,兩組均治療24周。兩組均于治療24周后行頸動脈超聲檢查,觀察頸動脈內膜厚度(IMT),計算斑塊橫切面最大面積和頸動脈狹窄率。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的IMT、斑塊面積和狹窄率分別為(1.47±0.11)mm、(20.58±1.39)mm^2和35.03%±4.51%,對照組分別為(1.52±0.10)mm、(21.15±1.11)mm^2和40.43%±4.34%,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結論:中藥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和阿司匹林在改善IMT斑塊面積、頸動脈狹窄率等方面有良好作用。
醫(yī)藥簡訊雜志要求:
{1}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詮釋和說明,用圈碼標注(如①②……),置于該頁頁腳。
{2}每篇論文必須包括中文題名、中文作者名、中文作者單位、中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名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和關鍵詞、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及第一作者簡介。
{3}引證的參考文獻限于公開發(fā)表的列入,并用單字母方式標示參考文獻引用論文的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研究報告R,標準S,專利P,DB/OL-聯(lián)機網(wǎng)上的數(shù)據(jù)庫,其他Z)。
{4}作者不屬同一單位時,應在作者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shù)字。
{5}基金項目:項目來源(XXXXXXXXXXX)。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