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西北太平洋 柔魚 棲息地指數
摘要:柔魚(Ommastrepes bartramii)是短生命周期種類,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重要的生態地位,研究柔魚資源對我國的遠洋漁業發展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據2005~2016年8~10月西北太平洋柔魚漁業數據以及海表溫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數據,依據前人建立的柔魚棲息地適宜性指數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計算適宜柔魚棲息地面積大小,并與柔魚單位捕撈努力量漁獲量(Catch per unit of fishing effort, CPUE)和漁獲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研究發現,2015年平均適宜棲息地(HSI>0.6)面積范圍最大,達到1087369km^2;2008年平均適宜棲息地面積范圍最小,僅為618407.5 km^2。所選區域內適宜棲息地分布能有效反映柔魚的資源分布情況,但其適宜棲息地面積大小與漁獲量和CPUE之間不存在顯著相關性(P>0.05)。其原因可能有:魷釣漁船作業集中,導致單船漁獲量不能表征實際CPUE;大尺度的氣候變化,特別是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會影響柔魚資源量;黑潮與親潮的變化也會影響柔魚資源量。
漁業科學進展雜志要求:
{1}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應盡量使用敘詞,無法用敘詞的則應根據文章內容合理提取反映主題的自由詞。
{2}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必須健康守法,積極向上。
{3}文中圖表要精選,具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統一連續編號。圖形中文字、符號和數字應與文中表述一致。
{4}稿件的注釋是作者對標題和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須放置在當頁地腳注釋序號與文中標注序號相一致(文中標注序號用上標),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加圓圈標注:②……
{5}屬于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應注明項目名稱和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