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作物模型 冬小麥 玉米 水稻 長勢評估
摘要:合理有效地開展作物長勢評估,可以及時反映作物生長狀況及其對天氣氣候條件的響應。由于WOFOST模型、ORYZA2000模型在模擬冬小麥、玉米和水稻生長發育過程具備較強機理性,研究基于2001年以來全國冬小麥、玉米、水稻主產區逐日模擬的作物發育進程、葉面積指數和地上總生物量,通過隸屬函數構建評估指數,開展高時空分辨率的作物長勢評估。結果表明:長勢綜合評估指數在作物生長前期以發育進程、葉面積指數和地上總生物量三要素加權集合表征,中后期以發育進程和地上總生物量與穗重相關性的加權集合表征;長勢評估指數與常規地面觀測和遙感長勢監測一致性較好,可以反映天氣氣候條件影響。在作物生長季內,以日為單位構建了作物長勢評估指數數據庫;根據長勢評估指數將作物長勢分為長勢好、長勢偏好、長勢持平、長勢偏差、長勢差,實現空間上的長勢監測、對比;以空間集成的方式,開展省級作物長勢對比分析;利用長勢評估指數變化反映典型天氣氣候條件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上述基于作物模型的作物長勢評估指數符合現代化農業氣象科研與業務服務發展的需求。
應用氣象學報雜志要求:
{1}文題應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有價值的信息,盡可能省去“……的研究”,“……的觀察”等無特定意義的詞。
{2}表格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中英文表號和表題居中放在表的上方。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用符號),若單位相同,可統一寫在表頂線上右側。
{3}正文中層次標題應簡短明確,同一層次標題應盡可能排比。不同層次的標題,有上下關系者,在內容上應相互聯系。題末不加標點符號,空1字書寫內容。
{4}請在稿件上寫明真實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稱(務)、聯系電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以便聯系,發表署名聽便。
{5}參考文獻應引用最新且公開發表的文獻,并按GB/T 7714《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編寫,參考文獻不少于8條。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