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紅松 雌球果 環剝 去葉 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
摘要:為探索紅松雌球果發育和新枝生長的養分來源和供需關系,對生殖母枝進行環剝、去葉及兩者相結合處理,研究不同處理對雌球果發育和枝生長及不同組織和器官中碳水化合物(NSC)、氮(N)和磷(P)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環剝處理對雌球果發育和新枝生長及不同組織和器官中NSC、N和P含量影響顯著,去葉處理的影響較小.環剝后母枝木質部和韌皮部NSC含量顯著低于對照(CK,不環剝+0%去葉),并隨去葉程度的增加顯著減少,尤其是環剝+100%去葉的木質部和韌皮部中NSC含量分別比CK減少59.0%和64.8%,NSC的不足導致母枝、新枝死亡和雌球果敗育.環剝處理下,0%、50%和100%去葉處理的母枝木質部和韌皮部中N和P含量顯著高于CK,其中木質部中N含量比CK分別高17.3%、18.2%和24.3%,P含量比CK分別高17.9%、7.1%和3.6%,韌皮部中N含量比CK分別高39.3%、35.2%和48.9%,P含量比CK分別高31.0%、28.2%和14.8%.紅松雌球果發育和新枝生長消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N和P,母枝本身制造或貯存的碳水化合物和礦質養分不能滿足雌球果發育和新枝生長的需求,碳水化合物和礦質養分需要從母枝以外的其他組織輸入.
應用生態學報雜志要求:
{1}正文:文內標題簡捷、層次分明。文字、標點及數字的運用應符合規范。
{2}來稿應含以下部分:中英文題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正文以及必要的圖表、參考文獻。
{3}文題:力求簡明,能夠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盡量不設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不使用縮略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4}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并上標。
{5}姓名、出生年月、籍貫、民族、所在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