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生兒感染性休克 新生兒疾病危重病例評分 多臟器功能損害
摘要:目的探討新生兒感染性休克與新生兒疾病危重病例評分及多臟器功能損害間的關系。方法在醫院2015年5月到2016年1月期間診治的45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的新生兒作研究對象,根據其休克程度、Fry-MODS診斷標準及其所患疾病危重程度,分析新生兒感染性休克與新生兒疾病危重病例評分及多臟器功能損害間的關系。結果①45例感染性休克新生兒中,僅3例無臟器功能衰竭,剩余新生兒以1~2個臟器功能衰竭為主;②本組新生兒各臟器功能衰竭中以呼吸衰竭為主,其次是肺出血;③重度休克組新生兒的白細胞數量、HCO3水平、中性粒細胞數量、乳酸水平高于中度、輕度休克組(均P<0.05),而中度休克組上述指標水平則高于輕度休克組(均P<0.05)。結論新生兒感染性休克產生的最常見因素是感染性肺炎,而感染性休克新生兒入院初期即為危重病例,則容易致死,新生兒多臟器功能損害以肺出血、呼吸衰竭為主,而早期對新生兒疾病危重程度進行評分,對于新生兒感染性休克的臨床診斷具有指導作用。
醫藥與保健雜志要求:
{1}投稿論文圖版切勿圖文混排。請按圖版在文中的出現順序分別編號(圖2……),以jpg文件格式保存,并將圖版編號標于文中相應位置;文末另請標明圖版序號和圖釋說明。
{2}在文章投遞之后,請勿再投遞其他期刊,我們會在一個月內聯系作者,并告知是否錄用該文章。
{3}參考文獻,僅列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公開刊物發表或由出版社正式出版者,原則上盡量引用近5~10年內的原創性文章。
{4}作者簡介:姓名,單位,職務、職稱,主要研究方向。
{5}本刊注釋一律采用頁下腳注,每頁單獨編號,以①②③等序號標注于相關語句標點后的右上角。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