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繪畫語言 西方社會 語言流變 景觀 20世紀80年代
摘要:繪畫雖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藝術,但20世紀80年代曾有批評家宣稱“繪畫已死”。西方繪畫語言不斷拓展,尤其是現代主義繪畫形式語言的創新,使繪畫媒介邊界不斷擴大,“繪畫已死”的說法顯然是把繪畫僅看作一種媒介存在。雖然西方藝術史主要是將研究對象按照媒介進行分類后討論,第一大類就是二維圖像,以繪畫為主,但本文主要是想闡述:繪畫是一種時代社會景觀的表達,它的正統性無須因媒介的改變而受到質疑。
語言戰略研究雜志要求:
{1}英文摘要必須與中文摘要一一相對應,準確譯出。一般使用第三人稱和被動式。
{2}本刊對于所有稿件,無論選用與否,將奉上審稿意見。對于沒有采用的文章,歡迎作者在認真修改后再投,本刊將在同等質量下保證優先刊發。
{3}圖表上符號要清晰注出,所視部位與背景對比度要大。圖上符號與正文完全一致,函數圖的縱橫坐標所代表的物理量要注出其中文名稱、代表符號及法定計量單位(與坐標位置平行寫出)。
{4}注釋:解釋題名、作者及某些內容,均可使用注釋。能在文章內用括號注釋的,盡量不單獨列出;不隨文列出的注釋,標注符號應注在需要注釋的詞、詞組或語句的右上角,用①,②,③……表示,并于文后依次列出。
{5}文末請附作者詳細聯系方式(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以便及時聯絡。如愿附上作者個人簡況,甚是歡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