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教師教育 教育實習 教師角色建構 元認知策略
摘要:教育實習是師范生從學生角色向教師角色轉變的過渡,是實現在實踐共同體中從"邊緣參與"到"中心參與"的開始。實習生應自覺以"教師角色建構"為基本導向,對自己的教育實習進行"元認知"。師范實習生作為"合法的邊緣性參與者",其實踐學習是一個形成認知和穩定行為的能動性的學習過程,學習本質上是文化的內化,有一個"去中心"的過程,其目標就是形成默會知識。教師角色建構依賴于實習生在教學情境中主動習得實踐經驗,因此實習生有必要形成對自我實踐性知識形成過程的"元認知"。為此師范實習生應具備一定的元認知能力,并能夠主動進行元認知計劃、監控、評價和調節,如澄清實習目標,使目標現實而具體并呈現出梯度性;運用文化內化策略、人際策略等實施實習行為監控;提高實習行為的理性感知力,并有效評價自我效能感等。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在正文后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2}稿件內容求真務實,有行之有效的思路、探索、做法、經驗,有理論或實踐上創新,特色鮮明。
{3}凡可文字表述清楚的內容,盡量不用圖、表,文字、圖、表三者內容不得重復。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格式,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
{4}行文中的注釋可使用腳注,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如果參考文獻中已經有完備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簡注,注釋內容置于( )內。
{5}正文包括題目、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和參考文獻等部分內容。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