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蘇軾散文 士大夫 精神內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摘要:“宋型文化”所孕育的士風有其傳承和創新特點。蘇軾作為這種文化下的士大夫代表,融會了儒家的執著堅毅、道家的曠達閑逸、佛禪的空無觀念,并臻于圓融貫通的境地。可是縱觀蘇軾一生,不難發現儒家思想始終占據主導地位。他的散文呈現出了典型的士大夫精神內涵,即以“道”為理想,“仁”是實現“道”的方式,“氣”是“道”形成的基礎,這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要求:
{1}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居中。譯文的署名,應著者在前,譯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號標明國籍。
{2}文章要求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以科學的研究范式開展研究,研究內容要有深度,論據可靠,結構清晰,結論鮮明,寫作規范,具有學術創新性。
{3}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
{4}中文參考文獻原文若有對應英文,須附英文內容;若無對應英文,無須翻譯。
{5}摘要和關鍵詞:摘要300字左右為宜,要求客觀反映文稿的主要內容;關鍵詞為3-5組。論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均需有相應的英文翻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