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尿路上皮癌 巢狀變異 預后
摘要:目的探討伴有小管形成的膀胱巢狀變異型尿路上皮癌的臨床病理特征、診斷與鑒別診斷及預后,提高對該病的認識。方法應用常規HE和免疫組化染色及光鏡觀察1例伴有小管形成的膀胱巢狀變異型尿路上皮癌,通過組織病理學特征及結合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結果患者男性,48歲。首發癥狀為全程肉眼血尿。鏡下可見圓形或多邊形的小管狀結構彌漫分布,排列不規則,偶可見巢狀結構;腫瘤細胞形態溫和,中等大小,圓形居多,胞質豐富;胞核異型性小,核漿比輕度升高,稍大于正常細胞,核深染少見,未見病理性核分裂象,染色質纖細,核仁不顯著;腫瘤細胞浸潤至肌層,細胞異型性增加,呈多邊形,核增大,核染色質變粗;腫瘤周圍可見間質纖維化;無血管、淋巴管及神經侵犯。免疫組化示MOC31、BreEp4灶狀(+),CK7、CK5/6、p63、CK34betaE12及p53均(+),CK20、Villin、CDX-2、TTF-1、PSA、P504S、PAX-8均(-),Ki-67增殖指數為10%。結論伴有小管形成的膀胱巢狀變異型尿路上皮癌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一種罕見變異型,與膀胱的非腫瘤性病變難以鑒別。確診主要依賴于生物學上呈現出的不規則浸潤模式,免疫組化可作為診斷這類病變的輔助手段。
診斷病理學雜志要求:
{1}請確保文章符合研究倫理,注意保護研究參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人的隱私與權利。
{2}作者需要配合本刊編輯核實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必要時對稿件進行修改。
{3}篇名:篇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一般不超過20個字。
{4}參考文獻應該盡量選用近年公開發表的文獻,應在正文中加以標注,并按正文引用順序著錄。
{5}要有3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至5個關鍵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