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物館雜志是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的一本北大期刊。
中國博物館雜志創刊于1984,發行周期為雙月刊,雜志類別為新聞類。
雜志介紹
中國博物館雜志是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的一本北大期刊。
中國博物館雜志創刊于1984,發行周期為雙月刊,雜志類別為新聞類。
Magazine introduction
《中國博物館》創刊以來,本刊堅持“傳播新理念,交流新經驗,于1984年創辦,面向全國發行的新聞類學術期刊。《中國博物館》雜志以其豐富的內容,融學術性與技術性為一體的特點,獲得了廣大學者的喜愛。
《中國博物館》大力介紹國際博物館學界的動態,在保持原有學術水平和學術品位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論聯系實際,加強與其他學科的交流,對帶有全局性的學術熱點問題和重大政策問題要有所反映;要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學術創新。
欄目設置: 特稿 聚焦_傳承紅色基因的博物館和紀念館 理論_前沿 理論_探索 理論_博物館史 實踐_展示與傳播 實踐_管理與發展 實踐_保管與保護 實踐_新科技與信息化 青年 國際 資訊
Magazine introduction
{1}論文要求中圖分類號,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5版)分類。
{2}對所投稿件,本刊有權根據本刊辦刊要求對其進行適當刪改或調整,作者如不愿被改動,來稿時請注明。
{3}來稿請按如下順序撰寫:文題、作者姓名、摘要、關鍵詞、作者簡介、正文、參考文獻。
{4}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立題的目的、理論依據和歷史背景,研究的設想、方法和意義,一般不超過250字。
{5}帶圈數字與腳注內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Magazine introduction
Magazine introduction
作者:趙春貴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作者:盧海鳴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作者:杜壘壘; 段勇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作者:王芳; 彭蕾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作者:宋向光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作者:楊瑾 刊期:2019年第02期
Magazine introduction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中國文物報社),郵編:100007。
本站無論任務服務,事先跟客戶都進行詳細溝通確認,如果沒有按期完成,由本站退還客戶支付的費用。但客戶單方面中止訂單,是不能退款的。
正常情況能滿足大部分的用戶,建議你提前一點時間,如果客戶特別需要加急,需要我們和雜志社溝通安排,如果確認可以會收取一定加急費用。
當然,我們會通過短信或電話主動溝通,匯報進展情況。您也可以撥打您的客服老師電話和我司設立的投訴電話。
雖然每天面對客戶的需求千差萬別,但我們只能保障盡我們的努力滿足您的要求,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的某個要求沒得到滿足,我們首先說聲抱歉,也請您不要失望,有問題還請繼續提問,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隨著現在各種網站層出不窮的誕生,騙子也越來越多,我們實體公司注冊,實體辦公,網站國家工信部備案,信息公開,可以查詢,從創辦初衷我們就是專注高質量的服務,客戶優先,注重質量。我們的具有保密性,我們對合作過程中的客戶信息安全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
Magazine introduction
該刊審稿很快,大概一個多月的樣子收到了中國博物館雜志的郵件通知錄用,且會提前進入中國知網的“網絡首發”。由于工作需要,還跟編輯老師要了PDF錄用通知,當天下午便收到。
最近稿件多,將近兩個月才確定錄用。一個月左右審稿,給了意見讓修改。中國博物館雜志的編輯很耐心,我多次打電話咨詢審稿情況也沒有不耐煩,給的修改意見挺有針對性的,總體來說,這本雜志影響因子在同領域還是不低的!
中國博物館雜志的審稿速度還是值得肯定的,工作效率很高。審稿老師給出的意見都很中肯,對問題分析得面面俱到。編輯也比較認真負責的,每次修改稿的時候都會細致到每個細節點上。
投過兩篇,第一篇暑假放假前投的,過了年回來學校就收到錄用通知,期間“主編終審”的狀態持續了一個星期;第二篇審稿時間稍微長點,總體來說審稿速度比我投的其他期刊要理想一些,審稿意見中肯,但見刊比較慢...
2月19日就收到“寄出樣刊”的郵件。編輯態度確實非常認真負責,對認真寫作的投稿人來說,是非常愉快和受益的一次經歷!這是我第三次投這個期刊,前兩次都是第二天退稿,可能是文章選題不合適吧。這次就選對了。
第一次在《中國博物館》期刊上投稿,可以說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投稿經歷。期間經歷百般挫折,但是編輯態度很好,評審專家意見也是中肯,對今后文章的寫作有很大的啟發。真的是受益匪淺。
作為作者投稿過兩篇,一篇修改后錄用,一篇修改后再審。審稿人提的問題比較客觀,特別是第二篇,確實指出了論文問題所在。另外,我非常欣賞的一點,期刊評審采用雙盲制,杜絕了專家的有色眼鏡以及關系問題。
貴刊效率很高的,也覺得自己蠻幸運的。當時看到外審兩三天回來了,以為要被拒了呢,結果給修改意見了。總體要求文章要有創新,有自己的東西,行文要流暢,盡量避免錯字、歧義語句。希望對預投稿作者,有幫助。
這個期刊審稿果然快,文章13號投的稿,第二個月4號專家就返回了,感覺《中國博物館》辦的可以,不排斥外校文章,審稿速度快,這個值得稱贊。建議大家可以試一試。
第一次投《中國博物館》期刊,一個多月就收到錄用通知,編輯人很好,審稿很認真,為速度點贊,如果每個刊物審稿速度都能快一點,那就非常好了!
11月初給初審結果,稿件狀態是修改后再審,1周后返回,再1周返修,稿件狀態是修改后終審,第二天修回,再2周返修,稿件狀態是修改后發表,返回回去后第二天收到采用通知。
一共投了兩篇,都是直接錄用,效率非常高,第一篇編委會評審,兩周直接錄用,第二篇編委會評審,三周直接錄用。投稿文章偏理論方向的比較容易錄用,另外文章中都有理論和實驗。希望對大家投稿有幫助。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中國文物報社),郵編:1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