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四川東部 水月觀音 龍女 旱災 地域性
摘要:宋代水月觀音融合了巴蜀地區民間興盛的以治水文化為核心的龍女信仰。四川東部地區出現了龍女為脅侍的水月觀音造像圖式組合,對這一新圖式組合產生的原因,目前學界研究主要從道教金童玉女陰陽傳統、佛教漸悟與頓悟修行之路進行研究,但是未曾注意到其與四川東部地域文化之間的關系。因此,本文以地域文化為切入點,從當地民間對龍女的供奉情況、四川東部旱災情況及生態環境、宋代官方扶持政策、修造石窟工匠的背景及供奉人群等入手,分析導致這一新組合圖式產生并短時間內大量流行的原因。
中國美術研究雜志要求:
{1}表格采用三線表(即只要頂線、地線、欄頭線,不要豎線和斜線)。
{2}嚴禁一稿多投遞;如果一個月未獲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
{3}中文文題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文題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主題,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
{4}正文中參考文獻采用“著者+年份”制,即在被引用的著者姓名之后用圓括號標注參考文獻的出版年代。
{5}摘要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部分,其中中文摘要約300字,英文摘要約600-800字,關鍵詞2至5個(中英文)。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