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市民社會 人類社會 治國原則 社會主義 社會存在本體論
摘要:觀察現代社會有兩種基本的哲學立場,一種是市民社會立場,另一種是人類社會立場。市民社會本意是指一個社會的經濟領域,而人類社會則是指人們生活的總體,包括經濟、政治和所有人的生活領域。站在市民社會立場看問題并維護市民社會利益,雖然有利于經濟的發展,但作為一種治國理念,必將導致社會的兩極分化和動蕩,其實質是把市民社會的原則即資本原則、利潤原則、金錢原則作為國家治理的根本原則,導致社會和人民的邊緣化。馬克思認為在經濟、政治、社會三者關系中,只有人類社會是最高存在,不是經濟、政治高于社會,而是社會高于政治和經濟,政治、經濟只有在為人民和社會服務時才是合法和合理的。人類社會構成政治、經濟的本體論基礎。堅持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人類社會的哲學立場和治國理念。走市場經濟發展道路,必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整個社會共同富裕。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就必須要有系統的社會理論,必須從根基上重建馬克思的社會存在本體論。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引言:是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背景,不宜過多介紹研究成果,字數要求200~250字。
{2}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編輯部保留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的權利,不同意改動者務請注明。
{3}題名:簡明、具體、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公式。
{4}摘要應包括研究目的、主要方法、結果和結論,并且要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
{5}來稿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聯系電話、聯系地址、電子郵箱等信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