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事義 修辭技巧 思想內容
摘要:《文心雕龍》中的“事義”在現行注本中有兩種差別頗大的解釋:一種與文學的“思想內容”相關;另一種與作為修辭技巧的“事類”相關。結合六朝文獻的使用習慣以及詞義、語境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兩種解讀均有合理性。但準確來講,當“事義”與“事類”相關時不指具體的引用手法,而指事例的意義或引用事例的表意效果;與“思想內容”相關時不指作家的主觀情感,而指在敘事過程中體現的文章主旨。“事義”的兩個意義是彼此相通的:不論涉及具體事例或通篇文章的敘事,它都強調借助語言運用來傳達作家思想的過程。此概念的出現說明劉勰既強調內容的首要地位,又重視語言技巧在表達思想過程中的必要作用,文學的形式與內容之間存在有機互動的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雜志要求:
{1}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工作單位、工作單位二級部門、職務、職稱等,置于文章首頁頁腳。
{2}來稿請勿一稿多投。本刊處理稿件自投稿日起以3個月為限,逾期如未接到采用通知,請自行處理。稿件概不退還,煩請自留底稿。
{3}題目中除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外,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
{4}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未依次排列參考文獻時,按作者、書刊名或出版社、出版年(期)、起訖頁順序標注。
{5}文稿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準確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