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幽州 云居寺 佛教 安史之亂 會昌滅佛
摘要:本文通過考察《大唐云居寺故寺主律大德神道碑銘并序》(簡稱《真性大德神道碑》),拓展分析了安史之亂和會昌法難對唐幽州佛教的影響,揭示出中晚唐幽州—盧龍鎮佛教之特性。幽州地區律宗繁盛,出現了學問修行都很高的代表人物真性大德。安史之亂對北方佛教造成巨大沖擊,但幽州的經濟條件仍然十分優越,云居寺在戰亂后仍很興盛,得到眾多富裕施主的供養。這為精深佛學研究的持續繁榮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中晚唐以降,朝廷屢次下詔禁止私度僧尼。但幽州節度使卻毫無顧忌地在自己的轄區內邀請高僧開設戒壇度僧。這與安史之亂后,幽州—盧龍鎮在政治、軍事、經濟方面儼然成為'獨立王國'密切相關。幽州與唐廷在政治上的隔閡和爭斗并不影響幽州與長安在佛教文化方面的互動。在會昌毀佛期間,幽州地區受自然條件、手工業門類限制,佛教功德事業受到影響,與河東地區的佛教文化交流暫時受阻。
中國社會歷史評論雜志要求:
{1}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2}主題鮮明、觀點明確、內容新穎、論證嚴謹,符合學術規范,為作者本人的作品。
{3}各層次標題都要簡短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應盡可能“排比”,即詞(詞組)類型相同,意義相關,語氣一致。
{4}如有同篇文章引用的重復出現,寫“同[*]?!被颉巴琜*],頁碼?!?
{5}摘要以內容梗概為目的,對文章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結果作說明,無需加評論和補充解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