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人工智能 生產工藝學批判 中國文論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 文藝創新
摘要:從馬克思研究“怎樣生產”的“生產工藝學批判”理論看,自動印刷機開啟了文藝現代的“機器生產”及由此引發的文化大眾化時代,由此直至電視機等總體上處在半自動的“機械復制”階段;當今人工智能則開啟了文藝全自動的“機械原創”時代,由此引發的劃時代革命將現代文化大眾化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而西方文化研究基于電視等技術的“消費觀念學”等舊范式,已無法充分解釋由此引發的文藝新現象。當下中國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上不落后于西方,為中國文論自主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實踐基礎。在科學而全面認知人工智能的社會文化影響的基礎上,更新文論研究的基本觀念,重構馬克思生產工藝學批判理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中國文藝評論雜志要求:
{1}縮略詞的使用應采納本學科、本專業的權威性機構或學術團體所公布規定的或是約定俗成的縮略詞,不得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為同行讀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縮略詞。
{2}稿件需具備思想性、原創性、前沿性,遵循學術規范,憑事實和數據說話。
{3}參考文獻標注采用順序編碼制,根據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05)的要求在論文中進行標注。
{4}請在投稿時提供完整個人信息(姓名、職稱、職務、工作單位、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
{5}來稿如系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還應注明基金項目的具體名稱和項目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