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銅器自名 鉤鑃 邾友父鬲 勹
摘要:沈崗楚墓所出土的樂器自名為" ",此字當分析為從金、 聲。" "的上古音據文獻記載有宵部與鐸部兩種,有學者據" "有鐸部字讀音立論,將" "釋為鐸,這樣就造成了樂器器形與自名之間的矛盾。此處應該采用"良"為宵部的讀音,在銘文中讀為"耀";多件邾友父鬲銘文中的" "形符號,舊多以為是"肉"旁,并將其與銘文上部的" "看作一字,釋為"胙"。實際上,此字的不同寫法均與"勹"字形近,當改釋為"勹",在銘文中用為" "字的疊加聲符。
中國文字研究雜志要求:
{1}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2}來稿不退,勿抄襲,請自留底稿。
{3}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論著時所參考的文獻書目。序號在正文引文處右上角用方括號內的阿拉伯數字[1][2]等表示。
{4}力求簡明扼要、醒目、突出主題。盡量避免使用縮寫詞。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中英文標題應一致。
{5}注釋是對文章中某一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也可以是作者對自己觀點的闡發。注釋隨頁標注,采用“①、②、③……”符號排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