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去白云石化作用 次生灰巖 紅色次生方解石 碳氧同位素 鍶同位素
摘要:高Ca/Mg值流體與白云石反應的去白云石化作用在較多地層中可見,但對其形成過程的探討甚少。本文運用碳、氧、鍶同位素及鍶元素的示蹤原理,對鄂爾多斯盆地東南部奧陶系馬五段去白云石化作用的兩類不同顏色的次生方解石形成過程進行示蹤,結果顯示:紅色次生方解石具低Sr元素含量、高 87 Sr/ 86 Sr值及負偏的δ 13 C特征;白色次生方解石呈現出高Sr元素含量、低 87 Sr/ 86 Sr值及明顯負偏的δ 18 O特征。結合去白云石化次生方解石巖石學特征,推測去白云石化作用可能有兩個階段:近地表時期,受大氣淡水淋濾發生去白云石化作用,形成不徹底灰化的棕紅色、紅色次生方解石;中-深埋藏期,受溫度、壓力及海源性流體影響與疊加進一步發生去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白色次生方解石。
中國巖溶雜志要求:
{1}表和圖中盡量用實測數據,勿僅用相對比例(%)。
{2}文稿應為word文檔,在“主題”欄中注明“作者一標題。
{3}題名。以概括文章主題且不超過20個字為宜。
{4}來稿附 400 字以內論文摘要、關鍵詞 3~8 個及中圖分類號,文后附英文題目、摘要、關鍵詞。
{5}作者來稿請附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