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文物修復 保護與修復 全球化 中國化
摘要:中國文物修復的現狀,因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不同修復理念的碰撞與科技的介入,喜憂參半:喜者,它能為文物保護與修復注入新鮮的血液,激發活力,帶來更多的借鑒和啟發,可以豐富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為文物保護與修復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多的生機,促生出新的保護和修復技藝;憂者,它將導致傳統技術系統的民族性和獨特性模糊化,沖破以往的歷史累積,削弱其固有的思想文化內核,甚至消解它的邊界,造成異樣的多重價值評判。各種理念和方法在開闊修復師與學者眼界的同時,又滋長出不同程度的束縛,各類方式、方法空前增多,同時又喪失了固有的標準。中國文物的保護與修復應當立足于傳統,激活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發揚我們的歷史文化,彰顯民族特征,借鑒外來優秀方法,為我所用,重新提示我國文保工作未來發展的某些可能性。
中國藝術時空雜志要求:
{1}若有基金資助或課題經費資助的論文,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或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
{2}本刊原則上只收原創類稿件,已在國外刊物上發表或者準備發表的文章需如實告知,本刊將酌情刊登。
{3}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同一文獻在文中被反復應用則用同一序號標識,凡屬著作均應在文中序號后加圓括號注明頁碼。
{4}請在來稿正文前提供中文摘要(200字左右)、關鍵詞(3-5個),摘要應能客觀反映論文或報告的主要內容。
{5}稿件作者的署名之下標注每個作者的工作單位全稱及所在地的省或直轄市或自治區的地名、郵政編碼,同時附英文翻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