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冠狀動脈成像 圖像質量 體層攝影術 x線計算機 輻射劑量
摘要:目的探討320排容積CT(320-DV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前瞻性心電門控最佳重建時相,初步評價其對圖像質量、曝光劑量及診斷準確性的影響。方法對77例行DVCT心功能掃捕的患者[平均掃描心率(70±13)次/min(bpm),范圍46~102bpm]做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分析最佳重建時相與心率的關系。利用不同心率最佳重建時相作為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曝光時相,對53例需接受冠狀動脈導管造影的患者[平均掃描心率(75±11)bpm,范圍57~114bpm]同時行冠狀動脈cT成像,評價曝光時相對圖像質量、曝光劑量及診斷準確性的影響。圖像質量評分隨機區組多樣本比較采用Friedman檢驗,雙變量統計行直線回歸分析及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隨著心率的增加,收縮期比例逐漸增高(r=0.78,P〈0.01)。收縮期與舒張期最佳重建圖像質量隨著心率的增加明顯下降(r分別為0.38、0.82,P均〈0.01)。根據回歸方程分析,最佳重建時相按心率分組如下:心率〈70bpm,65%~80%;70~80bpm,70%~85%;81~90bpm,70%~90%;〉90bpm,35%~50%。利用上述最佳重建時相行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結果表明,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較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明顯降低輻射劑量[分別為(6.1±3.8)和(12.4±7.0)mSv,t=6.5,P〈0.01],對診斷準確性并無明顯影響。但是隨著心率的增加,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輻射劑量仍會明顯增加(r=0.64,P〈0.01)。結論DVCT可在更寬心率范圍內應用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技術對冠狀動脈進行準確診斷;但在高心率條件下需要多個心動周期掃描,輻射劑量明顯增加,建議盡可能降低患者心率以降低輻射劑量。
中華放射學雜志要求:
{1}文中圖表要精選,表的內容不應與圖表述重復,一律采用三線表,要有表序、表題。
{2}本刊采用雙向匿名審稿制度。來稿必復,編輯部將在收到來稿后三個月內安排匿名審稿。逾三個月未收到錄用通知者,可自做他用。
{3}正文標題末尾不使用標點符號(問號、嘆號、省略號除外)。層序一般不超過5級,可使用“一”“(一)”“1.”“(1)”“1)”標明,不宣用①,以與注釋序號區別。
{4}外文文獻在前,中文文獻在后。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文獻按出版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外文書名以斜體書寫,實詞首字母大寫;外文論文篇名以正體書寫,僅篇名首字母大寫。每條頂格寫,回行時空兩格。
{5}關鍵詞:3-8個(關鍵詞選定的基本原則:每個關鍵詞都要與文章內容契合,概念不可太大,也不要過小,可從方便網上檢索的角度考慮)。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