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卒中 癡呆 血管性 磁共振波譜學 海馬
摘要:目的利用氫質子磁共振波譜分析(^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術研究腦卒中后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顳葉海馬區細胞代謝水平及給予鹽酸多奈哌齊后,細胞代謝水平的改變及其與臨床癥狀的關系。方法腦卒中VD組18例,男性16例,女性2例,平均年齡(76.9±2.7)歲,符合癡呆的《神經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4版(DSM-Ⅳ)診斷標準;腦卒中非VD組13例,男性11例,女性2例,平均年齡(76.2±3.6)歲;正常對照組來源于門診就診者,共14例,男性12例,女性2例,平均年齡(75.1±2.4)歲。所有人組者均行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以及^1H—MRS檢測患者雙側顳葉海馬區細胞代謝水平。腦卒中VD組在鹽酸多奈哌齊治療6個月后復查MMSE評分及’H—MRS檢查。結果腦卒中VD組患者雙側顳葉海馬區N-乙酰天門冬氨酸鹽(NAA)/肌酸(Cr)比值較正常對照組及腦卒中非VD組均有顯著下降(F=4.23、4.98,均P〈0.05);而雙側膽堿復合物(Cho)/Cr比值較正常對照組顯著升高(P=0.005、0.010),較腦卒中非VD組左側有顯著升高(P=0.038),但右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66)。腦卒中非VD組NAA/Cr比值及Cho/Cr比值較正常對照組雖有變化,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腦卒中VD組MMSE評分與雙側顳葉海馬區NAA/Cr及Cho/Cr比值有相關性,且MMSE分數越低,NAA/Cr比值越低,而Cho/Cr比值則越高。應用鹽酸多奈哌齊干預治療腦卒中VD組患者6個月后,患者MMSE及ADI。評分均有顯著提高(均P〈0.05);雙側顳葉海馬區NAA/Cr比值無明顯改善(t=-2.02、-2.04,均P〉0.05),而雙側顳葉海馬區Cho/Cr比值有顯著下降(t=2.86、2.23,均P〈0.05)。結論^1H—MRS技術可能有助于早發現腦卒中后?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要求:
{1}文中涉及的量和單位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規定執行,并用規定縮寫符號表示。每一個組合單位符號中,斜線不得多于1條,如每天每千克體重用藥劑量應寫成mg/(kg.d)。
{2}在線投稿過程中,文稿請勿包含姓名、單位、地址、郵編及作者簡介、資助項目等個人信息,如果含有個人信息,會導致初審直接退稿的可能。
{3}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4}參考文獻請參考國家標準格式著錄。
{5}本類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或者各種不宜列人參考文獻的引文,如檔案資料、內部資料,轉引類文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