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用眼科雜志是由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中國醫科大學主辦的一本統計源期刊。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創刊于1983,發行周期為月刊,雜志類別為醫學類。
雜志介紹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是由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中國醫科大學主辦的一本統計源期刊。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創刊于1983,發行周期為月刊,雜志類別為醫學類。
Magazine introduction
《中國實用眼科》創刊以來,本刊堅持“傳播新理念,交流新經驗,于1983年創辦,面向全國發行的醫學類學術期刊。《中國實用眼科》雜志以其豐富的內容,融學術性與技術性為一體的特點,獲得了廣大學者的喜愛。
《中國實用眼科》面向基層廣大臨床眼科專業醫師及科研人員,以交流眼科臨床經驗,促進專業技術進步,提高專業水平為目的。欄目:“專題筆談”、“臨床研究”、“經驗體會”、“病例報告”、“基礎研究”等固定欄目,以及“教訓分析”、“病案分析”等。
欄目設置: 專題筆談 論著 臨床報告 病例報告
Magazine introduction
{1}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單位、職稱及聯系方式。
{2}注釋與引文參考文獻統一編號混排于當頁頁腳下。
{3}本刊編輯部將在收到來稿后3個月內答復您是否采用。如在3個月后仍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請盡快與本刊編輯部聯系查詢。
{4}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應以簡明、具體、確切的詞語,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
{5}文稿需附加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一般不超過400 字,關鍵詞5~8 個,中、英文需對應。
Magazine introduction
Magazine introduction
作者:李本燕 刊期:2011年第10期
作者:王萌萌 張豐菊 刊期:2011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2011年第10期
作者:楊小梅 楊發斌 師文 左蕓 胡雪籬 刊期:2011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2011年第10期
作者:杜紹林 朱曉紅 王繼亞 華山 張秀蘭 刊期:2011年第10期
Magazine introduction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沈陽市和平區南京北街155號,郵編:110001。
本站無論任務服務,事先跟客戶都進行詳細溝通確認,如果沒有按期完成,由本站退還客戶支付的費用。但客戶單方面中止訂單,是不能退款的。
正常情況能滿足大部分的用戶,建議你提前一點時間,如果客戶特別需要加急,需要我們和雜志社溝通安排,如果確認可以會收取一定加急費用。
當然,我們會通過短信或電話主動溝通,匯報進展情況。您也可以撥打您的客服老師電話和我司設立的投訴電話。
雖然每天面對客戶的需求千差萬別,但我們只能保障盡我們的努力滿足您的要求,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的某個要求沒得到滿足,我們首先說聲抱歉,也請您不要失望,有問題還請繼續提問,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隨著現在各種網站層出不窮的誕生,騙子也越來越多,我們實體公司注冊,實體辦公,網站國家工信部備案,信息公開,可以查詢,從創辦初衷我們就是專注高質量的服務,客戶優先,注重質量。我們的具有保密性,我們對合作過程中的客戶信息安全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
Magazine introduction
該刊一般不單獨發碩士文章,需要導師一作(文章非常優質除外),中國實用眼科雜志還是蠻靠譜的,雖然等了很久的時間,但是還是收到的用稿函,編輯老師還專門電話給我,郵箱也有很詳細的的審稿意見,感覺是很正規的雜志社!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的專家很認真,連續修改兩次才錄用。3月中旬投出,6月中旬發了錄用通知。可以的話,給編輯部老師打一個電話詢問一下,需要經常保持溝通,不然很可能耽誤編輯部處理和刊出。
投稿27天后有審稿意見,四個審稿人,兩個小修,一個拒絕,另一個建議改投。編輯人很好,給回復了,讓先修改,然后重新考慮。修改7天以后再提交,三個星期后接受。個人感覺,給修改機會的,不論小修大修,改過都很可能接受,編輯沒看上的一般直接就拒掉了。
在《中國實用眼科》雜志投了很多次了,因為這次的文章比較急,所以投稿沒多久就聯系了編輯,編輯人很好,雖然告訴我這篇不會太快,滿足不了我的希望,同時給我了解決方案,可以評審通過后知網優先出版,這樣如果單位承認的話,可以縮短出版周期,我覺得優先出版是個非常好的建議和決定。
這個期刊很好,可惜的是自己文章還差些火候,在主編定稿時拒了,所以我也沒驚訝。編輯很負責,給的修改意見很中肯,未能在此刊發表略有遺憾。比較好中的一個核心期刊,第二次投了,三個月的樣子錄用,就是出版周期較長。
已經中了兩篇了,中國實用眼科很給力,見刊速度快,只要文章沒有太大的錯誤,錄用還是挺快的。審稿速度快,編輯特別負責。審稿專家也很專業,又是統計源核心,強烈推薦。
《中國實用眼科》審稿時間比較短,一般2-3月內能有結果,編輯比較負責任,過了時間會幫你催審稿專家的,我的感覺是該刊比較喜歡長一點的論文,我從去年至今投稿大概5篇,4篇都被錄用了。
審稿有兩個人,一個人審完了另一個再審,審稿速度還可以,但是在網站上看不到審稿人的意見。最后拒稿給了6條建議,不過我發現其中2條是錯的,還有兩條很牽強,只有兩條意見比較中肯,可能一個審稿人沒仔細審的吧。
本人投的,3個月說審完了,電話問的時候編輯說審稿人沒說好也沒說不好,然后他們說這樣,我們再討論討論。又等了2個月,打電話過去,對方說那個文章早都被拒了呀,我說但沒有通知我呀,對方說早都拒了,那要不我再發給拒稿通知給你吧。于是,拒稿通知來了。前后折騰了6個月。氣死了。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沈陽市和平區南京北街155號,郵編:1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