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心絞痛 不穩定型 瑞舒伐他汀 預后
摘要:目的觀察他汀類調脂藥物瑞舒伐他汀對不穩定型心絞痛(UA)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采用隨機、雙盲對照研究。選擇2009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江蘇省如皋市人民醫院和如皋市中醫院臨床確診為UA患者共76例。將76例患者完全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8例)采用治療方法,研究組(38例)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早期加用瑞舒伐他汀20mg/d頓服。治療16周后復查血脂、高敏C反應蛋白(hs—CRP)、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觀察心絞痛發作頻率、心肌缺血情況、藥物不良反應及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所有患者均隨訪18個月。結果治療后2組TC、LDL-C及hs-CRP、LVEF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分別為(3.5±0.5)mmol/L、(1.82±0.27)mmol/L、(10.70±0.28)mg/L、(46.7±4.9)%;對照組(4.2±0.6)mmol/L、(2.50±0.42)mmol/L、(17.50±0.36)mg/L、(38.8±4.2)%,均P〈0.05]。24h動態心電圖監測顯示治療后2組ST段下降持續時間、ST段最大下降幅度、缺血發作次數均有改善,研究組的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分別為(4.2±0.8)min、(1.9±0.5)mm、(1.2±0.4)次,對照組分別為(7.8±0.9)min、(2.9±0.6)mm、(2.9±0.8)次,均P〈0.05]。2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對照組為26.3%(10/38),研究組為7.9%(3/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再次人院率為18.4%(7/38),病死率為5.3%(2/38);研究組再次入院率為7.9%(3/38),病死率為2.6%(1/38)。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在用藥過程中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論早期聯合應用瑞舒伐他汀,可明顯降低心絞痛的再發,減少并發癥,減少致死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及患者的總死亡率,改善uA患者的預后。
中國醫藥雜志要求:
{1}請在來稿中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單位、職稱及聯系方式。
{2}稿件必須為原創,內容信息準確無誤,禁止一稿多投。
{3}中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應簡明、準確,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能有標點、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也不應將原形詞和縮略語同時列出。
{4}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著時所引用的已公開發表的文獻書目,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
{5}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要求完整準確地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300字左右。關鍵詞為5~7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