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癌 肝細胞 索拉非尼 阿司匹林
摘要:目的觀察合用阿司匹林(Aspirin)與索拉非尼(Sorafenib)對肝癌生長轉移的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并探討其機制。方法采用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LCI-D20,分為對照組、Sorafenib單用組(30mg/kg灌胃,1d1次)、Sorafenib+Aspirin合用組、Aspirin單用組(30mg/kg灌胃,1d1次),治療4周后觀察荷瘤小鼠生存期、腫瘤體積、肺轉移,定量比較腫瘤細胞凋亡指數,觀察各組荷瘤鼠生存期,檢測各組核因子-κB(NF-κB)及IKBα表達。結果對照組、Sorafenib治療組、Sorafenib+Aspirin合用組、Aspirin治療組腫瘤體積分別為(4.76±0.51)、(1.41-4-0.08)、(0.66±0.12)和(4.58±0.47)cm3;肺轉移灶數目分別為(189±21)、(96±15)、(30±17)和(92±18)個;中位生存期分別為72、98、112、80d。腫瘤凋亡指數分別為(2.6±1.1)%、(8.6±3.7)%、(24.3±6.9)%和(6.8±1.5)%;與Sorafenib治療組比較,Sorafenib+Aspirin合用明顯降低腫瘤體積(P〈0.05)、抑制肺轉移灶數目(P〈0.01),延長荷瘤鼠生存期(P〈0.05)和促進腫瘤細胞凋亡(P〈0.05)。Sorafenib在肝癌中具有下調IKBcx和上調NF-κB—p65的作用而合用Aspirin可逆轉此作用。結論Aspirin通過抑制NF.KB活化,進一步增強Sorafenib對肝癌凋亡的促進作用及對肝癌生長轉移的抑制作用,并延長荷瘤鼠生存期。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要求:
{1}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動;作者單位名稱和郵政編碼腳注于同頁左下方。
{2}論文必須是符合學術規范、未曾公開出版的原創作品。
{3}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4}參考文獻列在文末,以中括號編碼,按照文中引文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不單獨分中外文。同一文獻只出現一次。禁止將一部參考文獻標注多個序列號。
{5}中文摘要:字數為150-200字。中文關鍵詞:選取3-5個文章核心術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