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腸結腸炎 壞死性 乳酸 嬰兒 新生
摘要:目的探討血漿D-乳酸水平與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預后的關系。方法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選擇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本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診斷為NECⅡ、Ⅲ期的早產兒104例(NEC組);同期因其他疾病入院的早產非NEC患兒104例(對照組),與NEC組匹配糾正胎齡、性別和出生體重,按1:1比例進行配對。NEC組患兒于NEC確診后24h內,對照組患兒于相應日齡取血,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漿D-乳酸水平,采用受試者工作特性曲線確定D-乳酸陽性標準。根據此標準將NEC組分為D-乳酸升高組與I)I乳酸正常組,χ2檢驗比較組問并發(fā)癥及病死率。根據患兒病情轉歸將NEC組分為死亡組和存活組,t檢驗比較不同組間D-乳酸水平差異。結果NEC組104例患兒中,NECⅡ期63例(60.6%),NECⅢ期41例(39.4%);存活88例(84.6%),死亡16例(15.4%)。NECⅢ期組D-乳酸水平最高,為(35.4±29.1)μg/ml,其次是NECⅡ期組,為(29.5±16.2)μg/ml,對照組最低[(3.7±18.4)μg/m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F=5.97,P〈0.05)。受試者工作特性曲線分析顯示,D-乳酸水平≥6μg/ml為陽性標準,按此標準,NEC組血漿D-乳酸水平升高者87例(83.7%,87/104)。D-乳酸水平升高者新生兒危重病例評分明顯低于正常者[(80.9±22.6)分與(95.8±20.5)分,t=2.417,P〈O.05],而合并新生兒敗血癥的比例[48.3%(42/87)與5.9%(1/17),χ2=11.538,P〈0.05]及病死率[27.6%(24/87)與5.9%(1/17),χ2=7.146,P〈0.05]較高。NEC組死亡患兒與存活患兒D-乳酸水平[(43.2±13.5)μg/ml與(21.9±22.9)μg/ml,t=4.572,P〈0.05]、新生兒危重病例評分[(82.4±29.1)分與(90.6±21.3)分,t=2.409,P〈0.05]以及合并敗血癥的比例[68
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要求:
{1}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別、民族、學位、職稱、從事的主要工作、E-mail等。
{2}作者原創(chuàng)、未公開發(fā)表、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無知識產權爭議;符合學術規(guī)范。
{3}文章大標題不超過20字,要簡明、具體、可以概括全文,特別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加副標題。
{4}參考文獻應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句末右上角標出,并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在文末。
{5}摘要應包括論文涉及的目的、方法,主要結果和結論,一般在150-200字,摘要下面應提供3-8個關鍵詞,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