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靜電紡絲 生物支架材料 體外生物礦化 生物活性
摘要:由靜電紡絲技術紡制的纖維支架材料能夠提供大的比表面積及較高的孔隙率。以甲酸為溶劑,絲素蛋白(Silk fibroin,SF)和海藻酸鈉(Sodium alginate,SA)為基體材料,并加入中空生物活性玻璃(Hollow bioactive glass,HBG),復合成體外生物活性較好的生物支架材料;通過體外生物礦化可以加速羥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的沉積及生長。經過一系列測試分析,結果顯示:通過靜電紡絲制備出SF/SA/HBG纖維復合膜,其平均直徑分布在200~300 nm;經過乙醇處理后,纖維表面發生溶脹,直徑變粗,平均直徑分布在230~380 nm;進行體外生物礦化后,在纖維表面形成HAp,SF/SA/HBG纖維復合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浙江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要求:
{1}作者簡介在稿件首頁地腳。順序列出: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及職務,職稱,學位,學術簡歷及研究方向。
{2}本刊不退稿,請自留底稿。請作者注明詳細聯系方式(電話、地址等),以便及時取得聯系。
{3}題名:簡明、具體、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可使用副標題。
{4}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5}關鍵詞選擇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術語3~5個,以分號分隔。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