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水土保持學 水蝕 土壤有機碳 水土保持措施 北方土石山區
摘要:土壤侵蝕是土壤有機碳退化的主要因素。為探究水蝕對土壤有機碳的影響及尋求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對土壤有機碳進行保護,在北京周邊選取4處典型樣地,進行土壤有機碳調查及野外人工模擬降雨實驗,分析了水蝕及水土保持措施對土壤有機碳的影響。結果表明:①不同樣地土壤有機碳質量分數大小順序為:土壤堆積區、輕微濺蝕區、細溝侵蝕區、強烈沖刷侵蝕區。水蝕對淺層土壤有機碳質量分數影響較大,程度劇烈的侵蝕,會造成深層土壤有機碳流失;②土壤平均有機碳質量分數隨降雨歷時的增加(土壤侵蝕量增長)呈減少趨勢,并且減少趨勢隨降雨歷時增加(土壤侵蝕量增長)逐漸變緩而趨于穩定;③不同魚鱗坑配置對土壤有機碳的累積規律為:喬木枯枝落葉覆蓋(32.7g·kg^-1)>喬木低矮植被覆蓋(27.9g·kg^-1)>喬木種植(23.5g·kg^-1)>無措施(21.9g·kg^-1)>灌木(21.5g·kg^-1)。其中地表覆蓋(枯枝落葉及低矮植被)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機碳;④不同植被措施對土壤有機碳恢復作用從大到小依次為人工林、苗圃、果園和農田,因此要選取適合的水土保持措施進行土壤有機碳的保護。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雜志要求:
{1}作者信息,包括姓名、職務職稱、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和電子郵箱。
{2}來稿自投送之日起一個月內請作者不要另投其它刊物。稿件經審閱通過后,請按修改意見修改論文。我們將充分尊重作者的原意和風格。未被錄用的稿件恕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
{3}題目中除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外,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
{4}參考文獻應是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附于文末。
{5}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以第三人稱對全文進行準確概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論等,勿用“本文”“筆者”等主語,字數在100-200字之間。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