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神義論 惡 上帝 實踐理性 終極目的
摘要:康德的神義論意在對神的正義性提供一種新的解釋。康德的新解釋將神義論關注的重點由惡與上帝之間的關系,轉移到實踐理性的終極目的追求與上帝存在之間的條件性關聯上。完美性與惡之間的邏輯悖論,并不構成康德思考神之正義的思想誘因。為實踐理性的終極目的提供某種可以實現的保證,才是康德思考神之正義的真正思想動因。因此,人之所以需要這樣一種直覺上可信的上帝理念,僅僅是為了一個實踐的道德目的:需要這樣一個外在的、正義的、絕對神圣的力量以便讓人能夠持久地保持服從道德法則的決心,臻于至善。信仰上帝只不過是為了說明至善作為道德的終極目的的可能性及其實踐上的真實性。康德的神義論因此是一種實踐上行的神義論,這種神義論不是那種通過思辨理性的認知活動而證成的神義論,而是一種通過實踐上的認信證成的直覺上可信的神義論,支持這種認信上帝之正義的理由是信之為真的實踐命令,而非認之為真的理性命令。人因為自身的道德實踐而必然需要這種神義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