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協同監管 監管空間 監管資源碎片化 私人監管
摘要:監管作為一種當代政策工具,其意義是指導和調整被監管者的行為活動,以實現既定的監管目標。本文從傳統政府監管存在的問題出發,通過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論證了當前傳統政府監管所面臨的挑戰,并以“監管空間”“監管資源碎片化”等監管新理論為引入點,探究了發展協同監管的意義。雖然發展協同監管模式有助于完善監管理論與提升實際監管效果,但在協同監管的實踐過程中,仍存在監管資源難整合、多元利益主體難調節、社會普遍信任缺失等問題。因此,在構建我國協同監管體系時,明確了增強政府主導、發揮私人監管作用以及培育新型監管機構的體系構建原則,并給出了具體發展建議。
治理現代化研究雜志要求:
{1}來稿請注明作者姓名、單位、通訊地址、郵編、電子信箱、聯系電話等。
{2}其他未及事宜,若發生爭議,雙方將協商解決;若協商不成,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有關的法律法規處理。
{3}各級標題一律左起頂格書寫,1、2、3級標題分別按1,1.1,1.1.1編號,引言編號為0,一般標題層次為三級,最多不超過四級。
{4}參考文獻:各篇文獻要按正文部分標注的序號依次列出,連續編碼,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
{5}來稿請附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言明研究目的、方法和結論)及中英文關鍵詞3~8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