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宮頸細胞學異常 人乳頭瘤病毒 基因型分布 新疆地區
摘要:目的探討新疆地區宮頸細胞學異常婦女人乳頭瘤病毒(HPV)患病率及型別分布特點。方法回顧性分析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698例宮頸細胞學異常同時行HPV分型檢測患者的臨床資料。細胞學采用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測方法(TCT),根據Bethesda報告系統分類。采用PCR雜交基因芯片檢測HPV基因型。結果698例患者中HPV患病率為54.87%,且呈年齡依賴性,56歲以前患病率呈鋸齒狀下降趨勢。純高危型HPV(HR-HPV)感染204例(53.26%),純低危型HPV(LR-HPV)感染139例(36.29%),40例(10.44%)混合感染。HPV16是最常見(43.34%)的基因型,其次為HPV58(16.71%)和HPV52(11.23%)。386例(55.30%)非典型鱗狀細胞(ASC-US)、24例(3.44%)不能排除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ASC-H)、137例(19.63%)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151例(21.63%)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HPV感染率分別為39.12%、54.17%、70.80%和80.79%。結論新疆地區細胞學檢查異常婦女HPV感染的患病率較高,宮頸細胞學異常的病例中排名前3位的HR-HPV感染型別為HPV16、HPV58、HPV52。
重慶醫學雜志要求:
{1}本刊注釋均采用腳注形式,文末不列參考文獻。注釋序號采用1,2,3……;同一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從第二次引注開始可標為“同注某某”。
{2}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請先與本刊編輯部聯系。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刊登該文系重復發表的聲明,并在2年內拒絕以該文第一作者為作者的任何來稿。
{3}文題應具體、確切,高度概括文章并應使用規范術語。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外來語、縮寫詞、代號、符號等。
{4}參考文獻:論著文章要求15條以上,主要引用近3~5年內的新文獻。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
{5}反映國內外針灸醫學發展現狀與研究成果,介紹臨床針灸治療技法,能進一步提升我國針灸學科的學術水平,促進醫學學術交流,推進針灸醫學健康穩步發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