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遺產與文博研究雜志是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博物館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博物館主辦的一本省級期刊。
自然遺產與文博研究雜志創刊于2012,發行周期為年刊,雜志類別為文學類。
Magazine introduction
《自然遺產與文博研究》創刊以來,本刊堅持“傳播新理念,交流新經驗,于2012年創辦,面向全國發行的文學類學術期刊。《自然遺產與文博研究》雜志以其豐富的內容,融學術性與技術性為一體的特點,獲得了廣大學者的喜愛。
該雜志主要刊載該領域內的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內容涵蓋了自然遺產、文化遺產、文博研究等多個方面。雜志力求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該領域的政策、技術、應用市場及動態,為廣大學術研究人員、文博工作者和相關領域愛好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
在出版形式上,該雜志采用中文出版,紙張開本為B5,發行周期為年刊。雖然發行頻率相對較低,但每一期都經過精心策劃和編輯,確保了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此外,雜志還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知網等數據庫進行收錄和傳播,使得更多讀者能夠方便地獲取到雜志的內容。
除了高質量的學術內容外,還雜志還注重與國內外自然遺產與文博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通過與這些機構的緊密合作,雜志不僅獲得了更多的學術資源和支持,還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總的來說,《自然遺產與文博研究雜志》是一份具有深厚學術背景和廣泛影響力的專業期刊。它致力于傳播自然遺產與文博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動態,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為推動該領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未來,隨著自然遺產與文博研究領域的不斷發展和壯大,該雜志也將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為廣大學術研究人員和文博工作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學術資源和交流平臺。
欄目設置: 自然遺產 文化遺產 雙重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Magazine introduction
{1}參考文獻應為在文中確切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報告、報紙文章、國家(國際)標準、專利、電子文獻等,接正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且應在正中相應的地方標示。
{2}正文用五號字,行距為固定值,20磅,各一級標題居中,一級標題為小四號,加粗,二級標題居左,縮進兩個字符。其他正文用5號。
{3}摘要不應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出現過的信息,不需要背景或知識性的介紹,不要把引言和結論中敘述性的內容,以及學科領域內常識性的內容寫入摘要,也不要有自我評價的語句。
{4}文章數量關系盡量用圖表列出,圖表不超過6幅,盡可能緊隨文字之后,圖中所標字母和符號必須清晰醒目,大小適中。
{5}文章標題: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6}來稿作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研究方向、單位名稱、地址(XX省XX市或XX縣XX路XX號)、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等項。
{7}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標明“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及復印件。
{8}論文須嚴格遵守學術規范。如因作者主觀故意一稿多投造成重刊事故,除追究作者相關責任外,原則上本刊以后不再接受該作者投稿。
{9}著作權清晰,不存在任何分歧。視角新穎,具有原創性、學術性和科學的嚴謹性。
{10}注釋:解釋題名、作者及某些內容,均可使用注釋。能在文章內用括號注釋的,盡量不單獨列出;不隨文列出的注釋,標注符號應注在需要注釋的詞、詞組或語句的右上角,用①,②,③……表示,并于文后依次列出。
Magazine introduction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廣西南寧市東葛路66號,郵編:530023。
本站無論任務服務,事先跟客戶都進行詳細溝通確認,如果沒有按期完成,由本站退還客戶支付的費用。但客戶單方面中止訂單,是不能退款的。
正常情況能滿足大部分的用戶,建議你提前一點時間,如果客戶特別需要加急,需要我們和雜志社溝通安排,如果確認可以會收取一定加急費用。
當然,我們會通過短信或電話主動溝通,匯報進展情況。您也可以撥打您的客服老師電話和我司設立的投訴電話。
雖然每天面對客戶的需求千差萬別,但我們只能保障盡我們的努力滿足您的要求,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的某個要求沒得到滿足,我們首先說聲抱歉,也請您不要失望,有問題還請繼續提問,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隨著現在各種網站層出不窮的誕生,騙子也越來越多,我們實體公司注冊,實體辦公,網站國家工信部備案,信息公開,可以查詢,從創辦初衷我們就是專注高質量的服務,客戶優先,注重質量。我們的具有保密性,我們對合作過程中的客戶信息安全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
Magazine introduction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西南寧市東葛路66號,郵編:5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