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降水變化 降水集中度 典型草原 地上生物量 功能群
摘要:降水格局的變化是氣候變化影響干旱和半干旱區草原植物群落結構和功能的關鍵過程。作為植物群落結構和功能的基本組成單位--植物功能群--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差異明顯。有關不同植物功能群如何響應降水格局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氣候變化對干旱與半干旱區生態系統關鍵功能與過程穩定性的變異機制。該文利用1982–2015年的典型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長期動態監測數據及其所對應的氣候數據,系統揭示降水變化對干旱與半干旱區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影響。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1982–2015年內蒙古典型草原區降水變化特征明顯,主要表現在降水集中度呈顯著的降低趨勢;小降水事件(≤5 mm)明顯增多。2)降水變化導致群落生物量呈下降趨勢。其中,多年生叢生禾草的生物量呈上升趨勢;一二年生植物、多年生雜類草、多年生根莖禾類草的生物量均呈下降趨勢。3)群落生物量與生長季降水量、降水集中度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各功能群中,多年生雜類草、半灌木和生長季降水量呈顯著正相關關系,灌木與降水集中度呈顯著負相關關系。4)群落生物量與各等級降水的頻率相關性均不顯著,但與I–II類(0.1–10mm)降水貢獻率顯著負相關。各功能群中,多年生雜類草與I類降水(0.1–5.0mm)的發生頻率和降水貢獻率均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與VI類降水(20–25 mm)的發生頻率和貢獻率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多年生根莖禾類草和VIII類降水(>35 mm)的發生頻率和貢獻率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說明小降水事件的增加將顯著降低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小降水事件對干旱、半干旱區植被生長具有重要的生態學意義。
植物生態學報雜志要求:
{1}來稿請提供所有作者的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工作單位、職務),及第一作者的詳細通訊地址、聯系電話、手機號碼、電子郵箱地址。
{2}因版權、剽竊、抄襲等由作者造成的糾紛,其責任由作者個人承擔。
{3}文題:中文文題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主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4}參考文獻:不得省略,最少5條以上,需在文中引用處標注,并序號與參考文獻序一致。
{5}要求有100-300字的摘要和5個詞組以內的關鍵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