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恰逢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進入大發展時期,我與它相遇相知,迄今為止已15年有余。對我而言,與它結緣是我人生之大幸。它既是學術樂園,也是一個學術訓練場,就像個學術大家庭,是我學術成長的搖籃。2002年9月,我再次踏進四川大學的校門,成了文學與新聞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的一名博士生,很榮幸成為學術大師曹順慶教授門下的一名弟子,算是一位名正言順的準比較文學學者。那時我正邁向不惑之年,說實話,我依然困惑迷茫。盡管經歷了幾
中外文化與文論雜志要求:
{1}注釋一律采用腳注。腳注用小五宋體,包括文獻作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及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起止頁碼,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序號標注,每頁單獨編號。
{2}參考文獻,僅列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公開刊物發表或由出版社正式出版者,原則上盡量引用近5~10年內的原創性文章。
{3}本刊各欄目歡迎讀者投稿,來稿不退,敬請作者自留底稿,一個月內如未收到采用通知,稿件請自行處理。
{4}文題力求簡明,反映文章主題。中文文題不超過20個漢字。
{5}來稿請詳細注明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歷,職稱,研究方向,單位、科室、郵編、地址、聯系方式(電話或郵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