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工匠精神 工匠 現代學徒制 citespace
摘要:國內關于工匠精神的研究始于2013年,之后該主題被不斷研究并發展。特別是2016年,總理在政府報告中首次強調'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及工匠文化被國內媒體積極報道,吸引了社會各界關注,不同領域和不同專業背景的學者和研究者也廣泛參與,使得各種研究文獻發文量迅速增加。2016年后的研究文獻在質量和數量方面,都遠遠超過前三年。所以,為了使各界研究者了解工匠精神的最新發展動態,并為其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有必要對工匠精神研究熱點進行梳理,對研究趨勢進行預測。本研究利用Citespace的知識圖譜,梳理2015-2018年工匠精神研究文獻,研究熱點集中在三個角度:從歷史角度,分析工匠精神的歷史演變;從倫理學視角分析工匠精神的內涵;從比較角度,探究德國、日本等國的工匠精神。在此基礎上,未來工匠精神的研究呈現以下趨勢:中西工匠倫理規則的對比研究;從現代學徒制角度,研究工匠精神的培育;傳統工匠精神的現代性轉換研究。
職業技術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包括基金和項目兩類。論文若有此種背景,應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列于作者單位之下列,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編號。
{2}來稿必須是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學術論文。
{3}圖表應有自明性,且先見文,后見圖、表。圖序、表序按在文中出現先后連續編號;應有具體的圖名、表名;圖、表中有效數字位數應符合有關要求,注意一致性。
{4}行文中的注釋可使用腳注,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如果參考文獻中已經有完備信息的,可采用文中簡注,注釋內容置于( )內。
{5}“一”后加“、”號,“l”后加“.”,(一)、(l)不加任何標點,‘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