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 局部不良反應 對比分析
摘要:目的減少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 adsorbed,DTaP)預防接種工作中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發生,使兒童計劃免疫工作順利進行,保證兒童健康。方法針對2011年6~8月接種DTaP 72例中出現不良反應8例的情況,于2012年改進方法,盡量避免一切能夠引起不良反應的因素,接種DTaP 95例并進行追蹤觀察,同時與2011年的結果對比。結果 2011年,DTaP接種后局部立即出現紅暈1例,2h后消退;接種部位當晚出現紅腫伴硬結7例,1周后痊愈。2012年,接種后局部立即出現輕微紅暈1例,1h后消退。經χ2檢驗,兩年間預防接種DTaP局部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1,P<0.05)。結論接種工作人員不僅要正確掌握DTaP的接種技術,嚴格按技術規范操作,還要注意外界因素如環境溫度等對疫苗接種的影響,同時積極與家長溝通做好家庭護理,這樣才能更好地降低紅腫硬結反應發生率。
總裝備部醫學學報雜志要求:
{1}關鍵詞:必須是意義明確的術語,一般應選取3~5個能準確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領域及研究地點的詞。詞與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2}論文受任何一種基金項目資助,請注明項目來源及編號。
{3}正文引文超過100字的,應另起一段、不加引號、中文全角狀態下整體縮后兩格并變換字體為楷體。
{4}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5}來稿請確保引用資料文獻的準確性,在投稿前進行原文核對,確保文章的客觀性和嚴謹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