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城市審美 環境美學 荒野 生態文明
摘要:近代城市的代表為工商業城市,這是工業文明的產物。按工業文明的本質,荒野必然祛魅。而在生態文明時代,基于生態平衡之需要,必須在城市中保留一定的荒野,為此,需要為荒野復魅。為荒野復魅表面上看,似是向農業文明回歸,而實際上是對農業文明超越性的發展。讓城市擁有更多的荒野之所以成為問題,除了經濟利益的驅動外,還有審美觀念上的原因,即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念講究詩情畫意并不利于荒野的保護。近年來,中國當代城市美化所實行的'園林主義'以及'景觀主義'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恢復荒野,是當代中國城市建設的重大命題。
鄭州大學學報·理學版雜志要求:
{1}如為多位作者,且不屬同一單位,請在各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加數字序號,并相對應地列明各位作者的單位全稱、單位所在的省、市和郵政編碼。
{2}本刊編輯部有權在尊重作者觀點的前提下,對來稿進行文字和格式上的刪改,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聲明。
{3}題名應簡明、具體、貼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題名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4}規范使用參考文獻,核對準確,一律采用頁下注,每頁重新編號,序號格式為①、②……。
{5}關鍵詞論著須分別在中、英文摘要后標引2~5個中、英文關鍵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